-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宋朝的风云人物 > 第30章 闭门理政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30章 闭门理政
建隆二年九月初一,汴京皇宫依旧笼罩在一片肃穆之中。崇政殿前,大臣们像往常一样早早等候,可殿门却始终紧闭。太监总管王继恩手持黄绫诏书,高声宣布:“陛下有旨,今日不上殿听政,朝中事务依例处置,紧要奏报送往御书房!”
御书房内,檀香袅袅。赵匡胤身着素色常服,眉头紧锁地盯着堆积如山的奏折。案头摆放着太后生前最爱的青瓷茶盏,此刻早己凉透。“陛下,南唐使者己在偏殿等候,说是带来了进贡的金银缯彩。” 王继恩轻声提醒。赵匡胤揉了揉太阳穴,声音低沉:“让他们把礼单留下,好生招待。朕实在无心见客。”
窗外秋风掠过宫墙,卷起几片枯叶。自从太后离世,这位平日雷厉风行的帝王,总会在不经意间露出疲惫。但他手中批阅奏折的朱笔从未停下,只是批注的字迹比往日潦草了些 —— 即便沉浸在丧母之痛中,他也没忘记肩头扛着的大宋江山。
初三清晨,边塞急报震动朝堂。契丹将领解利竟带着三百亲兵,冲破重重关卡前来归降!消息传到汴京,大臣们议论纷纷,有人怀疑是契丹的诡计,也有人猜测解利是不满契丹内乱才选择投奔。
赵匡胤听闻后,即刻召见枢密使赵普:“解利归降之事不可大意。传令边关守将,先将其部众安置在城外军营,好生招待,但务必严加防范。” 他着腰间的玉佩,目光深邃:“派人暗中查探契丹近况,摸清解利的底细。若是真心归降,我大宋自会给他一条生路;若是心怀不轨...” 话音未落,寒意己在殿内蔓延。
与此同时,荆南节度使高保勖也有了动作。他派亲弟弟高保寅快马加鞭赶赴汴京,带着荆南特产和一封言辞恳切的书信。高保寅见到赵匡胤后,立刻行大礼:“我兄长安好,特命臣弟前来拜见陛下,愿荆南永为大宋藩篱!” 赵匡胤扶起他,微笑道:“回去告诉高节度使,只要一心为国,朕定不会亏待荆南百姓。”
二十七日,秋风裹着细雨,将汴京染成一片朦胧。赵匡胤看着礼部呈上的祭礼清单,微微点头:“李景在位时与我大宋和睦,如今他离世,我们不能失了礼数。” 他亲自挑选了十坛陈年御酒、百匹蜀锦,又命工匠连夜打造了一对纯金烛台,“这些都随使者送往南唐,就说朕对李景的离世深感惋惜。”
当大宋的祭奠队伍抵达南唐时,新任国主李煜红着眼眶迎接。看着赵匡胤送来的祭品,他哽咽道:“多谢陛下厚恩,先父在天之灵定会欣慰。” 使者转达赵匡胤的口谕:“望李后主谨记,治国如治水,需以民为本。若有难处,尽管开口。”
消息传回汴京,百姓们纷纷称赞:“陛下真是仁义之君,连邻国丧事都如此上心!” 而在皇宫内,赵匡胤望着南唐方向,喃喃自语:“天下虽未一统,但人心若能归向仁德,这江山便稳了。”
这个九月,大宋朝堂虽未经历大风大浪,却在点滴之间彰显着帝王的谋略与胸怀。从闭门理政的哀思,到巧妙应对归降与朝见,再到跨越国界的祭奠,赵匡胤用他的方式,悄然影响着天下局势,为大宋的长治久安步步谋划。
建隆二年冬十月初三,汴京城被一层厚厚的白霜覆盖,寒风卷着纸钱在空中打着旋儿。宫门外,一队身着素色长袍的人马缓缓而来,正是南唐派来参加皇太后葬礼的使臣韩熙载和田霖。他们的马车装饰着白绸,车辕上还挂着写满哀悼之词的木牌,老远就能感受到肃穆的气氛。
“大宋太后仁德之名远扬,我等奉国主之命,特来送太后最后一程。” 韩熙载在宫门前对迎接的官员说道,语气中满是敬重。进入灵堂后,两人见到身披孝服的赵匡胤,立刻行大礼:“陛下节哀!我主李煜得知太后仙逝,悲痛不己,特命臣等带来江南特产,以表哀思。”
赵匡胤微微点头,声音低沉沙哑:“替朕谢过李后主。太后一生仁慈,定会欣慰于两国交好。” 他望着灵柩上的白幡,眼中闪过一丝哀伤,随即又恢复了帝王的沉稳。这场异国使臣参与的葬礼,让在场的大臣和百姓都感叹:大宋的威望,连远方的南唐都如此敬重。
初六清晨,枢密承旨王仁赡带着浩浩荡荡的车队从汴京出发,马车上装满了大宋的珍贵礼物 —— 精美的瓷器、柔软的丝绸,还有特地准备的药材。这是赵匡胤为答谢南唐使臣参加太后葬礼而特意安排的赏赐。
“陛下嘱咐,务必将这些礼物亲手交给李后主,就说大宋记着这份情谊。” 王仁赡出发前,赵匡胤这样叮嘱道。当车队抵达南唐都城时,李煜亲自出城迎接。看着琳琅满目的礼物,李煜感慨道:“大宋皇帝如此重情重义,我南唐定当与大宋永结盟好!”
这份跨越国界的礼尚往来,不仅增进了两国的情谊,更在民间传为佳话。汴京街头的说书人开始讲述这段故事,说大宋皇帝和南唐国主就像兄弟一般,互相敬重,百姓们也因此对和平的生活多了几分安心。
初八,一道诏令在边境炸开了锅。赵匡胤深知塞外马匹对军事的重要性,也明白边境百姓偶尔会因生活困苦而偷盗马匹,于是果断下令:“禁止边境地区的百姓偷盗塞外马匹!敢有违者,严惩不贷!”
“陛下,这禁令一下,怕是会引起一些百姓不满啊。” 有大臣担忧地说道。赵匡胤目光坚定:“律法面前人人平等!马匹乃战略物资,若因私情坏了规矩,边境如何安稳?但...” 他话锋一转,“传令下去,各地官府开仓放粮,救济贫困百姓,莫让他们因饥寒起了邪念。”
边境的将士们接到命令后,立刻加强了巡逻。渐渐地,百姓们明白了皇帝的良苦用心。一位老牧民感慨道:“陛下这是既要守好边疆,又不想苦了咱老百姓啊!” 这道禁令,既展现了帝王的威严,又藏着对百姓的体恤。
十一日,丹州突然降下大雨冰雹,仿佛连上天都在为太后的离去而落泪。但葬礼的筹备工作并未因此停下。十六日,是安葬明宪皇太后的日子。
安陵前,送葬队伍一眼望不到头。
赵匡胤走在最前方,孝服在寒风中猎猎作响。他看着工匠们将太后的灵柩缓缓放入墓穴,想起儿时母亲为他缝衣做饭的场景,泪水在眼眶中打转。但他强忍着悲痛,大声宣读祭文:“母后一生勤俭,心系百姓。儿臣定当继承母后遗志,让大宋子民安居乐业!”
葬礼结束后,赵匡胤久久不愿离去。他抚摸着墓碑上的文字,轻声说:“母后放心,大宋的江山,儿臣定会守好。” 而在汴京,百姓们自发点起白烛,为太后祈福。这场葬礼,不仅是对太后的缅怀,更让天下人看到了皇帝的孝心,以及他守护大宋江山的决心。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巫师:这是个塔防游戏
- 鬼帝在都市
- 无上道经【仙界篇】
- 她都修仙界首富了,嚣张点怎么了
- 人生模拟:你出生了,是个女孩
- 纨绔公子成长手札
- 抗战:逆天改命,咱老李成学霸!
- 文道大帝
- 穿越水浒:开局胸前一把刀
- 嫌弃我修为尽失,我成大帝你哭啥
- 罗盘启封:暗夜谜途
- 综影视反派魔尊成了我的灵魂挂件
- 当疯批病娇来到诡牌世界
- 望龙城
- 绣魂劫
- 末世我以长刀斩神明
- 回到现代后,师尊他老人家提剑杀
- 诗相枢天下
- 鬼殿
- 末世:我的女友竟是最终兵器?
- 弹幕修仙从瞎编的秘籍开始
- 我以阴阳掌苍天
- 张飞:重生豹子头林冲,替天行道
- 重回1977:从一把猎枪开始赶山娶老婆
- 关东巡山人
- 王腾
- 影后演技有点差
- 妖灵复苏,我打造天庭横推高武
- 尸宋
- 绝区零:天谴之矛,至黑之剑
- 小祖宗出墓:国家跟她吃瓜赢麻了
- 落榜武道生,校花送我去参军
- 合欢宗,从教训干侄女开始长生
- 穿越喜当娘,傻夫护妻宠上天
- 穿越高武:开局觉醒武神系统
- 八零美人换嫁后,军官硬汉赢麻了
- 军王龙首
- 龙族:不想加班的我只好来屠龙了
- 魔修不可能是白月光
- 时代变了,现在是姐的主场
- 万人迷真的在认真走剧情【快穿】
- 兔栖林
- 综影视之观影从莲花楼开始
- 重生之衔枝归锦绣
- 龙哥的邻居不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