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星空:从人蜕变为神 > 第72章 一千光年外的涟漪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72章 一千光年外的涟漪
不将此刻人类之眼上的所有计算单元算成一个整体的话。
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留下来的计算集群,依旧是此刻人类文明最大规模的超级算力集群。
在过往的许多年里,利用这个算力集群,人们进行过相当多的研究。
一些计算材料学,计算生物学中的算力需求,这个算力集群都承担了很大一部分。
严格来说,此刻的蠕虫都能够被人类文明复刻出来,这个曾经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残留下来的算力集群,也立下了不少功劳。
只不过,
这个算力集群一直都有一个问题,
它本质上就是当初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的一部分,
它的体型实在是太大了。
它夸张的算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它夸张的体型,
但同时,它夸张的体型,又拖累了它算力的发挥。
大多数时候,人们在运行这个算力集群时,都只是运行它的一部分。
在电流信号从一端传到这个环状算力集群对面另一端的算力单元上,都需要一两分钟甚至几分钟时间的时候,
想要让它整体协作起来,整体为同一个问题的运算而运行起来,
甚至想要发挥1+1大于二的作用,可能性显然是有些小的。
而此刻,
人类文明中一些研究员们,为了解决这个超级算力集群内部信号和数据传输速度受限的问题,
研究员们将新诞生的蠕虫通信装置塞了进去。
这些蠕虫通信装置,并不参与整个庞大算力集群本身的运算。
只是辅助各个算力单元之间,几乎无延迟的交换数据。
相当于研究员们将这个超级算力集群,分割成了一块一块,各块算力集群内部,若干碳基芯片正常运行,
但是,被分割成一块块的算力集群之间的数据交换,由安装到这些算力集群上的蠕虫通信装置来进行。
以这种方式,实现了整个超级算力集群整体的无延迟协作。
以过往的目光来看,
这种方法实在是有些剑走偏锋。
但的确是管用。
依赖于塞进去的这些蠕虫通信装置,
这座对于此刻人类文明来说,依旧算是庞然的超级算力集群,重新焕发了生机。
之前因为体型巨大浪费了的那部分算力,重新被激发了出来。
整个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规模的超级算力集群,实现了真正意义上,作为一个整体的运行。
它不再是若干算力集群的一个集合,而是互相之间能够实时协作的,一个完整算力集群。
对比之前,整体算力上,有了一个量级上的跃迁。
对于这种往里加入了蠕虫通信装置的算力集群,
研究员们也给它取了个名字,就叫‘蠕虫算力方案’。
……
而对于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残留算力集群的改造,
对于研究员们来说,事实上只是一个尝试,或者说实验。
基于蠕虫通信装置,在对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算力集群改造完成之后,
有相关研究员,学者们,提出了一个有些夸张的‘超算’方案。
这个‘超算’方案,本质上和此刻人们完成的,对环太阳粒子加速器残留算力集群的改造类似。
并不以蠕虫装置代替碳基芯片这种最基本的算力单元。
在人类文明没有破解蠕虫通信的基本原理之前,想要蠕虫来大量模拟类似芯片运算过程,无异于异想天开。
人类希望,通过计算,
首先确定由碳基芯片为基础的算力集群,最大最优建造规模。
然后将这个最优建造规模的算力集群,作为一个单独的算力模块。
然后用蠕虫通信装置,作为这个算力模块的数据入口和出口,
以让该算力模块,和其他同样情况的算力模块,实现基本无延迟的协作和共同运算。
以蠕虫通信装置超光速的实时数据传输能力,
忽略掉这些算力模块,本身在空间之上的距离。
最终,将这些可能横跨太阳系,巴纳德16星系,南门二,一直到拉兰德星系的,若干算力模块全部实时串联起来,
构成一个人类文明有史以来,最大的,最夸张的‘超算’。
而之所以研究员们会提出这样一个计划,
很大原因也是因为,这个‘超算’的建造,它是有现实基础的。
从地球到太阳系边缘的柯伊伯带空间站,
从太阳系内,到拉兰德星系内,
人类的空间基地,地外城市,星际城市内,本身就有着大大小小的算力集群,
这些算力集群改造一下,就能够作为这个史诗级超算的算力模块。
现在,只是利用蠕虫通信装置,将它们连接起来。
这样,虽然他们在现实空间中,依旧分处于七个星系内不同位置,
但事实上,在数据传输和运算上,它们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整体。
而简单计算一下此刻人类文明各聚居地拥有的算力集群规模,
稍微畅想一下,就能够知道,建成的这个横跨多个星系的超算,
能够发挥出来的算力是恐怖的。
相比起来,现在那个完成改造的,环太阳粒子加速器上的算力集群,都已经远远不够看。
为这个完成之后,必然会拥有恐怖算力的超算,
人们还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做‘虫脑’。
这个名字正好叠加了两层寓意,一是这是基于蠕虫装置而创造的一样东西。二是这是虫族化人类文明的造物。
不过,目前‘虫脑’计划也就还停留在技术验证阶段。
并没有立即开始实施。
……
科技的发展,往往都是连续的,关联的。
虽然虫脑计划还没开始实施,
但环太阳粒子加速对撞器留下来的算力集群,改造之后提升的算力,还是对人类文明一些技术的发展起到了作用。
就在纪年467年。
人类文明在材料领域,再有了一些突破。
被命名为467-1的材料,在环太阳算力集群算力的辅助下诞生。
算是一种偶然的必然。
这项材料被用在了无工质推进引擎上,
因为其本身优异的性能,加上这些年相关领域研究员们,学者们在此的积累。
新一代基于引力技术的无工质推进引擎,
极限速度被提升到了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五。
这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学者们来说,
是一个好消息的同时,还是一个坏消息。
新的无工质推进系统相比于上一代无工质推进引擎在速度上的提升是切实的。
从光速的百分之七十五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五,提升的比例看起来不多,
但绝对值层面,是一个夸张的数字。
但问题在于,
按照目前研究员们,学者们对于这种基于引力技术的无工质推进系统的认知,
在抵达光速百分之九十五之后,这种无工质推进方案基本就已经走到头了。
就跟当初电推进路线走到头时一样,
这不是什么通过优化,还能够大幅度提升的问题。
而是这个研究路线,就最多只能支撑着人类文明的推进系统走到这种程度。
或许通过加大能源功率等方式,还能够将百分之九十五光速的这个极限速度慢慢磨到光速百分之九十六,
甚至慢慢磨到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九。
但靠目前这条路线,是不可能让人类文明的飞船抵达光速甚至超过光速的。
如果不改变方式的话,从光速的百分之九十九,将飞船极限速度提升到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需要的能量可能不止上升一个量级,
再提升到小数点后两个九,可能将此刻人类文明能源生产总量全砸进去都不够。
要想以现目前这种方式让飞船强行持平光速,那大概率人类文明的技术水平也不需要考虑什么光速不光速的问题了。
此刻,
在人类文明的推进系统极限速度能够达到百分之九十五光速之后,
意味着,人类文明在运力方面的研究,可能紧跟着,进入到一段漫长的僵持时间,沉寂时间。
不过,对于相关领域的人们来说,
虽然能够理解其中艰难,但也依旧不会感觉到太恐惧这个问题。
或许在此刻,在完成极限速度逼近到光速百分之九十五的他们手里,
大概率是此后一生,都无法看到人类的飞船航行速度突破光速了。
但他们也很确信,只要人类文明始终延续下去,只要蔺先生还在,
这只是早晚的事情。
哪怕是在一千年以后,一万年,乃至十万年,百万年之后。
或许那时候,他们的遗骸都已经成了化石。
但人类文明还在,‘我’就还在。
而他们会替后来的研究员们,走完这百万年之中,属于他们的几十年,上百年。
……
这一年,
人类文明建造出了基于新一代无工质推进系统的新一代星际飞船。
按照之前一贯的命名规则,
新一代星际飞船被命名为红巨星级星际飞船。
相比于黄矮星级飞船,红巨星级飞船在体型上并没有太大的提升。
单艘红巨星级飞船,在正常情况下,也只搭载三千万人常驻。
主要提升还是在极限速度上。
此外,一直有相关领域学者,研究员们负责研究的,
基于引力技术的,巨型飞船上的直接重力模拟技术,
在红巨星级飞船上得到了更加彻底的运用。
先前的一些其他辅助重力手段,在红巨星级飞船上都没有再使用。
在红巨星级飞船的大部分区域,都能够保证接近人类母星地球的重力。
这项技术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某种程度上,也就是引力技术的一点精准小应用。
然后,
当年,按照惯例,本来新一代红巨星级飞船诞生过后,也应该派遣出去几艘作为远航飞船。
不过,在红巨星级飞船起航之前,发生了一点事情,
对红巨星级飞船作为远航飞船起航,造成了一点影响。
……
纪年467年,
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多项重要技术突破的影响,
让人类之眼项目,也沾染上了一些好运气。
一直没有什么动静的‘人类之眼’项目,
终于还是在无垠的星空宇宙之中,发现了一些特别的东西。
而且,不发现则已,一发现就是短时间两个。
而这个‘人类之眼’,对于蔺道来说,
基本就相当于是他的一只眼睛,
当研究员们捕捉到人类之眼综合探测装置反馈出的特殊数据之后,
蔺道自然也同时知道了。
……
蔺道出现在了第一时间发现人类之眼捕捉到星空之中特殊数据的空间基地。
研究员们向蔺道做了程序性的汇报,
虽然哪怕蔺道可能更清楚发生了什么。
“蔺先生,人类之眼捕捉到了一段有些异常的引力波活动迹象。”
这里的异常,就是不属于星空中一些天体活动产生的引力波活动。
而人类文明自已活动造成的引力波迹象,也早就在人类之眼探测装置中过滤掉了,
自然也不是来源于人类文明自已。
“该引力波活动大致来源于一千光年外,较为微弱。按照目前捕捉到的引力波特征数据进行分析,并不来源于一些明显的天体活动,也不像是引力波通信信号的扩散,很有可能来源于基于引力的无工质推进引擎。”
这段引力波数据的发现,算是验证了人类文明此前的猜想。
基于引力的这种无工质推进引擎这么好用,自然不太可能只有人类文明用。
在蔺道抵达这里的时候,
这道从一千光年外传来的引力波涟漪,实际上还未中断。
整个人类文明范围内,相关领域的研究员们,已经在就这段引力波信号进行分析。
对于引力推进系统,人类文明算是比较熟悉了。
基于对于这种引力推进技术的了解,这些看似平常的数据,实际上对于人类文明来说,
其实能够分析出不少东西来。
蔺道借由人们的视角,看着那转化成数据之后,有些数据量庞大的引力波信号。
凡是研究员们能够看出来的东西,
他就也能够看出来。
“按照数据,这大概是一艘整体规模能够达到大卫星级,甚至行星级的星际飞船,或者说,引力引擎能够推动如此规模星际飞船移动的星际飞船。”
信号来源的体型规模,对人们来说是一件可以预料的事情,要是对方的飞船再小点,人类之眼在这个距离未必能够捕捉到这段引力波信号。
“我们捕捉到的这段信号,应该是来自于对方加速阶段形成的较大程度的引力波涟漪。”
“然后……他们应该是在朝着我们方向相背的另一个方向远离,传递来的引力波信号在逐渐减弱。”
规模达到大卫星级的飞船或者星际战舰,
对于此刻的人类文明来说,也不是建造不出来,只是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只是论体型和规模的话,发现这段引力波信号的人类之眼只会更加夸张。
不过考虑到,对方很有可能不是人类文明这样的虫族化文明,
那意味着,对方建造起这种规模的星际飞船应该比人类文明更加困难,
反过来说,对方在技术上应该略微领先人类文明。
不过,领先程度应该不多,至少在运力技术这方面,和人类并没有什么差别。
按照这段还在持续衰减的引力波信号的衰减速度,
这段引力波信号的来源,可能在速度未必能够比得上人类文明的飞船。
不过,
这段引力波信号来自于一千光年以外,
而引力波的传播速度实际上也无法超过光速,
这就意味着,这段由巨型飞船启动引力推进引擎产生的引力波涟漪,实际上是至少一千年前诞生的。
就不知道,过去一千年,对方现在达到了什么样的技术水平。
是突飞猛进了,亦或者还是这样,乃至衰退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嫁给谢家联姻后,探花郎哭着求我回头
- 歌查德社团的凯米炼金物语
- 高武王者:我靠氪金打爆全世界
- 一个俗人的无限之旅
- 能无限转职的我,横扫禁地
- 原神,我至冬执行官?
- 玄影鬼怪
- 泰罗拿到系统后
- 斩神:身为御主的我,镇杀神明!
- 姐姐求饶时,更迷人了呢
- 数码宝贝X:星辉纪元
- 癫痫基地
- 明末纪事之李岩重生
- 天生道士命
- 倚天:从攻略灭绝师太开始
- 她比海棠更动人
- 红楼修仙:林黛玉的诸天剑道
- 恶毒女配觉醒后,疯批王爷求贴贴
- 奥特曼:你爱我关我什么事?
- 长生: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默默的一百次汪生
- 我那沙雕网友把异界玩坏了
- 重生鬼来?再战全员恶人!宅斗!
- 祈岁昭昭
- 凤驭六宫:弃妃靠KPI卷成团宠
- 少将军的玫瑰他亲自养
- 身在高中的我默默保护世界
- 娇气
- 悟空小侠我和我的两个猪队友
- 斩神:亿次轮回,只为护心中之人
- 三年不给吃,改嫁首长你委屈什么
- 离婚当天,亿万老公跪着求我复婚
- 我靠祖宗托梦破案
- 奶奶的阴阳笔记
- 让我当妾?转身搬空库房当女皇!
- 永不破功
- 黄金理想国
- 当病娇遇爱,竟变性相迎?
- 奥特阳辉
- 假太监:听到嫔妃心声后称霸天下
- 网游传奇:我的体内有把赤血魔剑
- 原神:从被北斗捡到开始
- 仙途萌宠缘:双仙欢闹逆袭路
- 柚香案簿:季郎追凶录
- 金融帝国总裁当渔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