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慕容世家之燕国传奇 > 第65章 慕容垂再访楼观台(一)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65章 慕容垂再访楼观台(一)
在与林浩一番深入交谈之后,慕容垂的内心深处涌起了一阵深沉且难以言喻的困惑与迷茫。
那困惑,如重重迷雾,将他的思绪紧紧包裹,使其难以挣脱;那迷茫,似无边暗夜,令他的心灵陷入混沌,找不到前行的方向。
对于《道德经》中的部分片段,他依旧如坠浓重迷雾之中,难以参悟其中那高深玄奥、仿若天书般的真谛。
那些晦涩的文字,恰似层层厚重如铅云的帷幕,严严实实地遮蔽了他心中原本期望通过此书获取的治国安邦的智慧曙光。
于是,他怀着坚定而决然的决心,做出了再次拜访那神秘而充满无尽智慧的楼观台的决定,期望能够在那里求得拨云见日、答疑解惑的智慧启迪,为自已迷茫的内心寻得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道路。
上一次在楼观台的经历,宛如在他们的内心深处悄然开启了一扇通往道家智慧深邃之处的隐秘之门。
慕容垂和慕容轩也正因如此,对道家思想有了更为深刻且真切的领悟。
所以,此次二人满怀虔诚与炽热的期待,快马加鞭地再度前往那片充满神秘与智慧的地方。
他们一路疾驰,沿途的山川秀丽如画。
那连绵起伏的山峦,犹如蜿蜒盘旋的巨龙,恰如老子所言“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其雄伟之姿无需言语自显威严。
那清澈见底的溪流,恰似飘逸舞动的银带,流淌之间蕴含着自然的韵律,正如道家所追求的“道法自然”。
那五彩斑斓的繁花,仿若璀璨耀眼的繁星,绽放之中彰显着生命的蓬勃,此乃顺应天道的自然之美。
然而,他们的心思全然被那道家的无上智慧所深深牵引,对于这大自然所慷慨馈赠的绝美之景,全然无暇欣赏,满心满念皆是对那能够驱散困惑、指明方向的道家智慧的炽热渴求。
不多时,他们便再次来到了楼观台的脚下。
此地依旧云雾缭绕,那轻柔的云雾仿佛薄如蝉翼的纱幔帐,悠悠地漫掩着周围的一切,正应了老子所说“惚兮恍兮,其中有象”,这朦胧之中似藏着无尽玄机。
仙风拂面的感觉依然如初,丝丝凉意透着清幽之意,让人心旷神怡,恰是“致虚极,守静笃”的宁静之态。
慕容垂下马之后,与慕容轩沿着那蜿蜒曲折、宛如蛇行的小径拾级而上。
周围古木参天,繁茂的枝叶相互交错,宛如一把把巨大的绿伞,遮天蔽日,仿若在诠释着“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的道理。
它们似乎在低语着岁月的沧桑变迁,讲述着那些被时间掩埋的古老故事,恰似道家所倡导的“善言无瑕谪”,默默传递着历史的智慧。
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声啼叫,划破山林的寂静,那婉转的歌声似在诉说着自然的灵动与神秘,犹如“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的质朴韵味。
而他们的脚步愈发坚定有力,每一步都仿佛承载着对智慧的执着追寻与不懈探索,带着一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决心。
再次来到楼观台,看着熟悉的景色,熟悉的环境,慕容垂似乎隐约记起来了前世之事。
他曾记得前世,于楼观台痛哭流涕,痛心疾首,为燕国的灭亡而悲伤。
不知道为何,此时居然又来到这里。
来到主殿之前,慕容垂轻轻叩响了那扇古朴厚重、充满岁月痕迹的门扉。
随着一阵低沉而悠扬的声响,门缓缓打开,那位长须飘飘、神情矍铄的卢姓老者出现在眼前。
见到他们,老者微微一笑,那笑容仿若洞悉一切的智者,又似蕴含着无尽玄机,仿佛他早已预知他们的到来,一切都在他的意料之中。
慕容垂恭敬地向老者行礼,身姿笔挺,神色庄重,犹如一位虔诚的信徒在向神圣的神明表达自已的敬意。
他说道:“道长,上次回去后,晚辈日夜苦思,犹如置身于茫茫黑夜中的孤舟,在困惑的海洋中漂泊,仍有诸多疑问,实在无法寻得答案,只好再来向您这智慧的灯塔请教。”
老者微微点头,目光中透着几分嘉许,说道:“慕容居士,既来之,则安之。居士一路所经过的风景,无不蕴含天地之道,无不蕴含《道德经》之思想,只是二位居士心中顾虑过多,没有仔细琢磨,如若静下心来,在此地看着这些山川美景,一草一木,花鸟飞虫,二位居士也能慢慢顿悟道家圣人无为之思想。但是既然二位急功近利的想快速了解《道德经》之奥妙,但说无妨。”
慕容垂率先问道:“道长,您上次提及的老子思想中,关于‘大国者下流’,晚辈实在难以领会其中深意,仿若在黑暗中摸索,始终找不到那指引方向的明灯,还望道长能为晚辈详细阐释。”
老者轻抚那如霜雪般的长须,微微眯起眼睛,目光深邃而悠远,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看到了千年之前的景象。
他说道:“慕容居士,所谓‘大国者下流’,其含义乃是,真正具有大国风范的国家,恰似那宽广无垠、能纳百川的河流的下游。
要知自秦始皇统一天下至今,这五百年来战乱不断,其中缘由复杂难辨。
当年你们先祖太子丹密谋行刺,林家先祖盖聂偷走《仁义经》并导致《道德经》被焚毁,这一系列事件让天道运行发生改变。
原本已经统一天下的秦国,本可以给百姓创造一个太平盛世,结果因种种变故,秦国迅速灭亡,天下再次陷入战乱。
而真正的大国,应顺应天道运行的规律。
它需具备宽广豁达的胸怀,能够毫无保留地接纳来自各方的溪流,自身拥有深厚雄浑的底蕴却不显露丝毫锋芒,表面平和稳定,仿若那波澜不惊的宁静湖面。
也就是说,一个国家若欲强大兴盛,必须广泛吸纳天下的贤才异能之士,不排斥任何能够使自身变得更强大的因素,并且在拥有强大实力的同时,还能做到待人谦逊温和、公正平等,仿若那温润而泽、光华内敛的美玉。
唯有如此,天下的人才和财富才会如同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汇聚而来,国家的强大也就自然而然、水到渠成了。
这就如同我们常说的,高山不拒绝微小的尘土,故而才能成就其巍峨高大之姿;大海不嫌弃每一滴水的注入,所以才有了其浩瀚广阔之态,此乃自然之道,亦是治国之理啊。
就像上次居士前来拜访楼观台,之后不久楼观台就遭受到了阴阳家的猛烈攻击,导致楼观台的道门弟子死伤惨重,大部分传承几百年的建筑亦毁于大火,贫道也险些惨遭毒手。但是贫道并不怪罪二位,因为既然楼观台摆下天道八卦大阵,种下了那个因,那顺着这个因,导致那个果,则是顺其自然的天道。”
说罢,老者缓缓端起茶杯,轻抿一口,似在品味茶香,又似在沉淀思绪。
那茶香缭绕在他的鼻尖,让他的神情更加悠然自得。
接着道:“慕容居士,对于这段历史的是非对错,还需你自已去判断。但个人之得失与天下之得失,孰重孰轻,值得深思。”
慕容垂接着问道:“那‘天下之牝也,天下之交也’这句话,又该作何解释呢?”
老者轻轻放下茶杯,双手交叠放在膝上,目光深邃地说道:“慕容居士,这句话所表达的乃是一种更高层次、更为精妙的治国方略。
一个大国,应当如同雌性动物一般,保持安静柔和、内敛含蓄的姿态,不张扬、不炫耀,却能够凭借自身独特的魅力吸引其他国家。
从治国的角度来讲,就是要与其他国家进行友好的往来交流,追求互利共赢的局面,而非凭借武力去欺凌他国,恃强凌弱乃为天道所不容。
就像历史上那辉煌灿烂的大汉文景之治,以其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姿态,吸引了周边众多国家前来交流、贸易,使得周边邦国都心甘情愿地与大汉建立友好的关系,这便是大国应有的风范和姿态,此乃顺应天道之举,方能保得国家昌盛繁荣。”
慕容垂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那神情仿若在脑海中勾勒着文景之治的恢弘景象,又似在思索着燕国的未来之路,片刻后又问道:“道长,那‘其政闷闷、其民淳淳’这一句,其中蕴含的为政之道,晚辈该如何去把握呢?”
老者停下脚步,转过身来,目光平和地看着慕容垂说道:“慕容居士,这‘其政闷闷’,并非指为政者无所作为、碌碌无为,而是指施政的过程要不显山露水,不刻意去宣扬自已的政绩,不肆意干扰百姓的正常生活,要顺应百姓的自然天性。
让百姓在一种自然而然、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安居乐业,就如同春雨滋润万物一样,悄无声息却又无处不在,滋润着每一寸土地。
虽然国家的管理涉及到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但百姓却几乎感觉不到被管理的存在,仿若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
这样的管理方式,需要为政者具备极高的素养和精湛的管理艺术,所采取的一切手段都要以百姓为根本,符合大众所认可的道德标准,顺乎民心民意。
如此一来,政府的身影不会常常出现在百姓的日常言谈之中,百姓也不会时刻感觉到被管制,而政府却在背后默默地为百姓的日常生活提供坚实的保障。
这便是老子所认为的为政的至高境界,是一种无为而治却又无所不治的精妙之道。”
慕容垂追问道:“那与之相对的‘其政察察、其民缺缺’,又给我们怎样的警示呢?”
老者微微皱眉,神色变得严肃庄重起来,说道:“慕容居士,这句话所警示的是一种错误的、不可取的为政方式。
如果为政者对百姓的生活过于苛察,事无巨细都要进行严格的管控,甚至动用类似于对待罪犯的侦查手段去监视百姓的一言一行,让百姓生活在恐惧不安之中,那么这样的国家必然会走向衰弱凋零。
百姓会因为这种高压的统治而生活困苦,缺衣少食,失去自由和安全感,仿若陷入无尽的黑暗深渊。
纵观历史,有许多王朝就是因为实行了这种苛政而最终走向灭亡,这是我们应当引以为戒的前车之鉴。
慕容居士,你若要复国,一定要以宽厚仁慈的态度治理国家,顺应民心民意,切不可重蹈覆辙,逆天而行。”
慕容垂沉思良久,仿若在内心深处权衡着利弊得失,权衡着燕国的未来走向,抬起头问道:“道长,这些道理晚辈都明白其重要性,但是在复国的艰难道路上,具体应该如何去实践这些理念呢?”
老者目光温和地看着慕容垂,眼神中透着几分期许,说道:“慕容居士,复国之路艰难漫长,仿若攀爬陡峭险峻的高山,首先要以仁德作为根本出发点,向百姓展示你的仁义之心,给予他们实实在在的利益和好处,让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之光,仿若在黑暗中为他们点亮一盏明灯。
要积极吸引各方的贤能之士,为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广阔平台和绝佳机会,重视发展民生经济,让百姓能够丰衣足食、安居乐业。
但在这个过程中,切不可急于求成,要有耐心,一步一个脚印地去稳步推进,仿若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
同时,要始终保持宽容的胸怀,对待各方势力都要公平公正,不偏袒、不欺压,如此方能凝聚人心,汇聚各方力量,仿若百川归海,成就大业。”
慕容垂又问道:“那如何才能判断复国之路是否走在正确的方向上,又是否有希望达成大国的目标呢?”
老者微微仰头,目光透过殿顶望向远方,仿若在穿越时空审视历史的长河,缓缓说道:“慕容居士,这一点可以从几个关键方面来观察判断。
首先要看是否能够吸引众多的人才汇聚到你的麾下,人才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仿若那栋梁之材支撑着国家的大厦;
其次要看国家的财富是否充盈,只有经济繁荣,才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仿若那肥沃的土壤孕育着万物生长;
最后还要看外交关系是否和睦,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和影响力,与它的外交关系密切相关,仿若那纵横交错的经络维系着身体的运转。
如果这几个方面都能够做到,那么离大国的目标也就不远了,仿若那黎明前的曙光即将破晓而出。”
一旁的慕容轩此时也忍不住开口问道:“道长,那老子所讲的天道在治国中又如何体现和运用呢?”
老者看向慕容轩,缓缓说道:“天道者,自然之规律也。
在治国中,当遵循天道,不违天时,不逆地利,不损人和。
如春种秋收,顺应时节;又如山川湖泊,各安其位。
治国者当知,民众如草木,需顺应其生长之性,不强加,不扭曲。
同时,天道平衡,治国亦当平衡各方利益,不偏不倚,使国之发展和谐有序。”
慕容垂接着问道:“那依道长之见,燕国复国若要顺应天道,当如何行事?”
老者沉思片刻,说道:“燕国复国,当以和为贵,不滥动兵戈。
先修内政,使民生安定,发展农商,积累财富。
再广纳贤才,以智慧引领发展。
且要与周边国家和睦相处,不树敌过多。
如此,方合天道,有望复兴。”
慕容轩又问:“道长,若他国来犯,难道也要一味求和吗?”
老者微笑道:“非也,求和非懦弱,战亦非鲁莽。
若他国来犯,当权衡利弊,能和则和,若不得不战,当以正义之师,速战速决,不使战乱蔓延,祸及百姓。
此亦为顺应天道。”
慕容垂与慕容轩对视一眼,若有所思,再次向老者深深一揖。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穿越,从红楼开始
- 穿越斗罗:我弯了?
- 真千金回归后,被五个哥哥团宠了
- 小师妹倾城:江湖大佬争着宠
- 怪物入侵,我成为最强玩家
- 异能鉴宝:开局被女友爆头
- 穿书后,我靠PUA执掌天下
- 出狱后:我被绝美少妇缠上了
- 玄幻:六扇门,我主掌杀门
- 旧书里的未寄信
- 乡村鬼怪异闻录
- 愉悦精灵就变强?那不当训练家了
- 因果律主宰:重生后我编织了命运
- 全民领主:我乃全知之神
- 永劫剑魄
- 重生华娱中戏96明星班做导演
- 颠就算了,你在这摆烂是几个意思
- 我的时空怀表在吞噬万界
- 梅子熟时,栀子香
- 大婚日,摄政王为救白月光抛下我
- 剑指苍天我为峰
- 在古代搞钱怎么这么好笑?
- 乱葬岗探险与危机
- 离婚后,总被前夫死对头明撩暗钓
- 实习去扫黄,一砖拍晕杀人狂!
- 天天锻造,我练就了丈六金身
- 神墟之主
- 玄幻:我靠焚尸成圣
- 搬空库房去流放,恶毒女配成团宠
- 全球人气之王:开局暴打顶流校花
- 狼首归义
- HP:斯教,狐仙不能养在寝室!
- 全家偷听我心声,我摆烂吃瓜成团
- 斩神:地狱之主降临,众神禁言
- 顾客嘴刚养刁,你丫连夜撤了??
- 暗黑之破晓新生
- 风翼与瞬闪的共鸣
- 永无天日2022
- 失忆后把室友当老攻
- 永夜白皮书
- 亲爹嫁豪门,三个妹妹逼我当团宠
- 三位大佬同时求娶,疯了吧?
- 综多盗墓
- 离渊春
- 和豪门总裁在一起后,渣攻后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