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1865年,天佑雄图 > 第47章 新夏初貌 (聚居区成型)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47章 新夏初貌 (聚居区成型)
赤岩上的最后一点残雪,在初春的暖阳下悄然消融。新夏河谷熬过了第一个、也是最为艰难的严冬。冻土开始变得松软,溪流解冻,带着碎冰的叮咚声欢快流淌。曾被厚厚积雪覆盖的荒原,显露出它原始的轮廓,以及…人类在其上刻下的、清晰而充满希望的印记。
站在赤岩半腰的瞭望点向下俯瞰,洪天佑胸中激荡着难以言喻的豪情与欣慰。与去年深秋初划地界时相比,河谷的景象己焕然一新!
曾经杂乱无章、仅靠草绳木橛划分的田埂间,数百座形态各异的居所拔地而起。靠近溪流、地势稍高的核心区域,变化最为显著:
整齐的“排子屋”数十栋以土坯砖为主体、木架为骨的房屋,如同接受检阅的士兵,整齐地排列在几条新辟的、用碎石和夯土垫平的“街道”两侧。这些房屋大多呈长方形,屋顶由王石头木工组统一制作的桁条支撑,覆以厚厚的茅草(部分混合了孙老泥烧制的少量粗糙瓦片),墙壁是双层草筋土坯砖垒砌,中间填充干草碎屑保暖。虽仍显粗糙(泥墙未干透处颜色深一块浅一块,茅草屋顶也厚薄不均),但门窗齐整(木框嵌着篾匠编织的草帘或薄皮),烟囱(孙老泥的得意之作)里冒着缕缕青烟,宣告着一个个安稳的小家己然成型。这便是移民们过冬的堡垒,也是新夏最坚实的根基。
粗犷的“木骨泥舍” 在土坯房外围和地势稍偏处,则是更多“木骨泥舍”。它们以更粗的原木为框架,树枝编墙,内外糊上厚厚的河泥,屋顶同样是茅草。虽不如土坯房规整保暖,但建造更快,成本更低,同样能遮风避雨。许多移民正忙着在屋前屋后开辟小菜园,或用捡来的石头垒砌矮墙。
宏伟的公共食堂聚居地中心,一座格外显眼的巨大长条形建筑巍然矗立。它由粗壮的硬木为柱梁,墙体是厚达一尺的双层土坯砖,屋顶覆盖着最厚实的茅草层,并优先铺设了孙老泥烧制的第一批相对规整的瓦片以防雨雪压垮。巨大的木门敞开,里面是成排的原木长桌和条凳。此刻虽未到饭点,但己有妇女在里面忙碌,准备着全营的伙食。烟囱巨大,炊烟最为浓郁,食物的香气远远飘散,成为整个聚居地最温暖人心的地标。
坚固的仓储中心紧邻公共食堂,是几座同样由粗木和厚土坯建造的仓库。地基由赵三锤带领石匠精心铺设了页岩,墙体更高更厚,门窗较小且装有结实的木闩。仓库周围,还特意留出了防火的空地。里面分门别类地堆放着宝贵的粮食种子、越冬剩余的肉干、狩猎组新获的皮毛、采集的草药、以及最重要的——王石头木工组日夜赶制出的农具(木犁、耙)、工具(斧、锯、刨)和赵黑塔铁匠铺千辛万苦锻造出的第一批铁质工具(锄头、柴刀、少量铁钉)。
威严的议事厅在公共建筑群的最前方,背靠赤岩,一座相对独立、更为庄重的建筑己初具规模。它采用了更好的木料(部分来自“海鹞号”维修替换下的船材),地基更高,墙体更厚,门窗框架上甚至能看到王大山等巧匠尝试雕刻的简单云纹。屋顶虽仍是茅草为主,但关键部位覆盖了瓦片。门前留出一片平整的空地,竖立着一根高高的旗杆,一面深蓝底色、绣着金色龙纹环绕赤岩图案的“夏”字旗在春风中猎猎招展!这里,便是新夏的行政与决策中心。
王石头与木工他们成了最忙碌的人。从最初的燧石锯、简易刨凿,到如今拥有相对趁手的木弓锯、各式刨刀、凿子、钻子,工具在实战中不断改良。建造房屋的桁架、门窗、屋脊、乃至议事厅的雕花门框,都出自他们布满老茧和木刺的双手。王石头常挂在嘴边的话是:“料要省着用!这根木头,少说能出三根椽子加两个门框!” 木屑堆成了小山,成了孩子们玩耍的“雪堆”。
李虎与孙老泥的建筑大军经历了严冬的考验,土坯砖和火炕技术被证明是生存的关键。开春后,孙老泥指挥的制砖窑日夜不息,一板板掺了更多草筋(增加韧性)的土坯被送入窑中闷烧。李虎则带着庞大的建筑队伍,如同辛勤的工蚁,按照福伯规划的蓝图,将一块块还带着窑温的土坯砖垒砌成墙。孙老泥盘炕的技术愈发娴熟,新起的房屋几乎家家都有连接着土坯墙烟道的火炕,成为抵御春寒的利器。议事厅的地基,由赵三锤带人用河滩巨石和糯米混合的简陋灰浆(尝试品)砌得异常稳固。
铁匠铺的炉火几乎未曾熄灭。硬木炭的稳定供应和张豹猎获的兽皮(用于鼓风皮囊的修补和替换)是基础。在经历了无数次矿石淬火失败、废铁回炉后,赵黑塔终于摸索出相对稳定的火候和淬火介质(尝试用动物油脂混合水)。虽然成品依旧粗糙,刃口容易崩卷,但至少,铁质的锄头、镐头、柴刀开始批量装备开荒队伍!那几枚用废铁反复锻打、勉强成型的铁钉,更是被王石头当作宝贝,用在了议事厅最关键的榫卯节点上。铁匠铺里传出的、有节奏的锻打声,成为新夏工业文明最原始也最有力的心跳。
张豹与狩猎/采集的人,为数百人提供肉食和皮毛(衣物、修补材料)是巨大压力。开春后,动物活动增多,但竞争也更激烈。张豹带人深入更远的丛林,陷阱与弓箭并用,同时加大了对可食用根茎、野菜的采集。收获的皮毛第一时间送到皮匠处处理,肉食则优先保障工匠和开荒重劳力的伙食。
清晨,当第一缕阳光照亮赤岩,公共食堂的巨大烟囱率先升起炊烟。妇女们开始忙碌,大锅熬煮的混合粥(谷物、肉干、野菜)香气弥漫。下工号(铜锣)敲响,劳累一夜的人们拖着疲惫却满足的身体涌向食堂,捧着热气腾腾的粥碗,围坐在长条木桌旁,边吃边交流着技术难题,或开着粗豪的玩笑。孩子们在桌下穿梭嬉闹,捡食掉落的饭粒。
日间,聚居区内外一片繁忙。壮劳力们在各自分配的田地里奋力开荒,挥舞着新得的铁锄木犁;工匠们在工区专注劳作;妇女们或在菜园忙碌,或在溪边浆洗衣物、处理皮张;老人们则坐在自家屋前,用粗糙的工具修补着渔网或编织草鞋,照看着幼童。鸡鸣犬吠(营地己开始尝试饲养少数从移民船上带来的家禽家畜)声夹杂其中,构成了一幅充满烟火气的垦殖图景。
傍晚,结束了一天劳作的人们,最大的慰藉便是回到自己那虽简陋却温暖的家中。土坯房内,火炕散发的余温驱散春寒。何氏给怀中的孩子喂着熬烂的米糊,看着炕沿上丈夫留下的唯一遗物——一枚磨得发亮的铜钱,眼中虽有哀伤,却更多是对未来的期冀。孙大柱则兴奋地向邻居比划着,如何在自家分到的草场上,用新学的法子挖引水沟,准备开春后圈养第一批山羊。
议事厅前的空地,则成了新夏的“精神广场”。傍晚时分,常有人自发聚集于此。林阿水会在这里,向新来的移民讲述洪公的事迹和新夏的法规;识字的年轻人会借着篝火的光亮,磕磕绊绊地念诵福伯编写的《新夏识字歌》;偶尔,赵铁鹰会在此宣布重要事项(如新的开荒区域划分),或由王石头、李虎等匠头发布招募令。那面在暮色中依然飘扬的“夏”字旗,成为所有人心中不灭的灯塔。
洪天佑从赤岩走下,步入这初具规模的聚居区。脚下的碎石路虽不平整,却己被踩踏得坚实。土坯墙的凉意透过布鞋传来,带着泥土特有的踏实感。他走过飘着饭香的公共食堂,看过仓库门前清点物资的福伯,在铁匠铺外感受那灼热的炉火气息,最后停在那面猎猎作响的“夏”字旗下。
他抚摸着议事厅粗糙但坚固的木柱,目光扫过那些在自家门前忙碌、脸上带着满足笑容的移民,扫过远处田埂上奋力挥舞锄头的身影,扫过赤岩下这片由窝棚、土房、公共建筑组成的、充满生机的聚居地…
这里没有雕梁画栋,没有朱门高墙。有的只是泥土、木头、茅草、汗水与坚韧不拔的信念。但正是这最原始的堆积,却构筑了新夏最坚实的基础,承载着“150亩田、500亩草场”的宏伟蓝图,孕育着“大洋洲日不落”的渺渺希望!
“福伯,” 洪天佑的声音带着春日的暖意,“通知下去,春耕大典,就在议事厅前举行!让所有新夏子民都来看看,他们亲手建起的家园!让这‘新夏初貌’,刻进每个人的骨子里!”
春风吹过河谷,带着泥土解冻的清新气息,也带着新夏蓬勃生长的力量,吹向更辽阔的荒原。赤岩无声,却己见证了这片土地,从蛮荒到家园的第一次华丽蜕变。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天降萌宝:爹地,跳跳糖好次吗?
- 重生后,我这个废人要逆天改命
- 该死!这些女人的变态占有欲
- 崩坏:格蕾修的梦幻旅程
- 四合院:我是贾家小儿子
- 我提出离婚两清后,渣父女都慌了
- 回村种田后,国家求我上交星舰
- 魔尊穿成omega
- 校花难追?无所谓,她还有舍友
- 穿越到深宫当宫女,我有读心术!
- 我在荒野手搓宇宙飞船
- 藏在儿童故事里的光
- 莫问仙山
- 魂穿战锤,开局魅魔喂饭
- 女扮男装:她又打胜仗了
- 综盗墓:吾心归处
- 开局被女帝夺兵权,玄武门见!
- 夜深人未眠
- 媚骨难降!
- 逆旅的时空
- 无人签收的练习曲
- 纨绔小子闹唐朝
- 狐妖小红娘:我成了白月初?
- 我们的相公天下无敌
- 电流与年轮
- 神豪返现:榜一大姐只想花钱
- 刚回国,绝美前女友连夜绑架我!
- 熵海溯生录
- 乖乖,你哄我一下
- 我在末世里斩鬼
- 我靠!圣女发疯亲了骑士
- 黑白者也第二卷:第二王朝
- 穿越灾年,我带全村奔小康
- 刚升执法堂长老,你把宗主抓了?
- 重生之我是嘲灾
- 快穿:我在各个世界当npc
- 五零辣媳:我在四合院靠怼人发家
- 绝密战队
- 无限任务,从猛鬼街开始
- 搬空钱财,滚刀肉反手把全家举报
- 冰封末世:开局疯狂0元购
- 姑奶奶的军婚
- 娇女逆袭成首辅:我梦里什么都有
- 开局自曝穿越者,再造巅峰大明
- 将门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