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网最全小说搜索
- 首页 > 电流与年轮 > 第6章 成立诗社章节阅读
-
关灯护眼字体: 大 中 小
第6章 成立诗社
随着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家经济建设进入快车道。
更随着思想观念的解放,整个八十年代政治气候宽松,各种文化刊物如春笋般问世,呈现百花齐放之势,文艺方面十分活跃,是文艺发展的黄金时期。
北京师范大学讲师李燕杰的演讲,语言风趣、幽默,善于把握时代特征,寓深奥于浅显,用形象的比喻阐述观点,演讲轰动全国风靡一时,在青年人中间引起极大反响。
当时社会上许多青年,都记住了李老师的一段经典语录:向昨天要经验!向今天要成果!向明天要动力!
这一时期《中国青年报》上,发表《是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的报告文学,特别宣传报道“中国当代保尔”——山东残疾青年姑娘张海迪身残志坚的事迹。
这位姑娘坚强的毅力和豁达的人生观,深深震撼国人,令无数青年人情感激荡。
据说厂里正在和有关部门联系,准备邀请张海迪同志来豫东市作报告,在现场首接和青年人交流,厂里不少青工奔走相告翘首以待。
王一民不知出于什么心态,对这事十分感兴趣到处打听:“这张海迪生活上能自理吗?能过正常的夫妻生活吗?”
“从照片上看张海迪很年轻也很漂亮呀!虽然残疾但她那人品……”
他其实想说这么年轻漂亮的姑娘,虽然残疾但品德高尚呀!但如此热心打听张海迪的个人生活,自然让人产生联想。
在宿舍里,孙子良手点着王一民:“漂不漂亮跟你有什么关系?难不成你想以身相许呀?哎哟喂你是高大全的弟弟高大尚啊!”
这话戳到王一民的禁脔,王一民满脸通红有点恼怒,抓起一本书砸向孙子良:“放屁!是你小子想歪了吧?少拿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像这样的英雄人物,我们难道不该关心一下人家的个人生活吗?”
“哈哈!戳到痛处急眼了吧?谁说不关心张海迪同志生活啦?听说写给她的求爱信都整麻袋装,你小子轮不上!”孙子良依然嘻嘻哈哈。
成麻袋的求爱信?王一民没想到十分惊讶:“哎哟!用……用麻袋装?真的假的啊?”可见一个时代的社会风气,对人世界观的影响有多大,包括人的价值观、爱情观。
“别哎呦了,要不这求爱信我替你写?就写……王一民男,现年二十岁,未婚……”孙子良说着转过脸,问半躺在床上的肖长军:“哎肖哥张海迪多大年龄?”
肖长军随意地回答说:“听说大概就二十五六岁吧?具体我也不清楚!” 孙子良故意一惊一乍地起哄:“哟哟二十五六岁呀?哎呦喂!女大五赛老母哇!”
王一民“嗵”跳起来:“我揍死你个鳖孙!”
孙子良见状“嗖”地窜出宿舍门,王一民拎着一只皮鞋大叫:“孙子良王八蛋!你别跑!”出门紧追不舍……
只是后来厂里给职工解释,说由于张海迪身体等原因未能成行,不少人顿感惋惜!
但随后的几年里,“张海迪热”在国内持续升温,看书学习增加知识,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成为那个时期社会媒体的主流。
在厂团委和厂教育科的支持下,厂里一部分热衷宣传创作活动的青工,自发成立一个诗社,专门取“萌芽诗社”之名,大家兴致很高,纷纷写诗写文章,他们要“指点江山,激扬文字”了。
厂工会也很支持,除提供纸张、刻印机等,还专门拨两间大屋作为诗社活动地点。
王一民父母是小学教员,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喜欢文学看书,上中专时整天地泡在学校的图书室里,中外名著阅览不少。
对此他显示极高热情,觉得这又是一次机会,是再次能让他露脸的机会,分场主任不是不喜欢我吗?没关系!只要我的文章能被哪个厂级领导看到欣赏,说不定从此……
要说王一民当时是“动机不纯”一点都不为过,就是当时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想法有便积极准备,选择素材、构思命题。
诗社人员采取自愿报名形式,共有三西十名会员,诗刊为半月刊,可发表小小说、散文、小故事、时事报道等等。诗社组织机构为组委会,组委会成员大家选举产生,叫委员或常务委员,其实委员和常务委员没多大区别,加个“常务”两字名义上好听些。
王一民因为在厂报上发表过几篇小文章,获得过演讲比赛第一名被选为常务委员。
诗社活动属于业余,开会时间当然都是八小时工作之外。组委会每半个月召开一次委员会全体会议,内容就是对上期发行过的刊物进行总结,并对下期要发表的作品进行讨论和审核,实际上就是对作品审核的讨论会。
然往往作品审核没有进行完,讨论会就变成了争论会,争论点是对作品所表现出观点及中心思想有不同的看法。另外像一些社会热点现象,如前不久的社会上掀起的“潘晓人生观”大讨论,以及一些文学名著里,描写主人公的生活轨迹、行为方式等,也都是大家争论的话题。
参加争论的双方界限分明——男同事观点一致,女同事抱成一团,争论时双方唇枪舌剑互不相让。
前段时间女排姑娘,刚取得“三连冠”胜利,“女排精神”自然成讨论的热门话题,女同志认为:在中国体育方面总体呈“阴盛阳衰”状,这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说“女子能顶半边天”那是谦虚,女子就是比男人强!
而男同事则认为:原因是多方面的不能一概而论,并反唇相讥:“什么阴盛阳衰都是谬论!男女在生理上差别是明显的,郑凤荣保持的女子跳高世界纪录不过一米八八,朱建华的男子跳高世界纪录是两米三七,这个高度让郑凤荣跳跳看?”
男同志说的虽然客观却不乏狡辩成分,而女同志看问往往有点偏激,感彩比较浓,她们不服气:我们是这意思吗?你们就是偷换概念!
在谈论苏联著名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一书时,双方争论又开始,争论的焦点是书中男女主人公格里高利和阿卡西尼娅之间私情问题。
“爱情是男女之间相互爱慕,彼此愉悦的一种情感表现,没有爱情的婚姻才是不道德的!”这位男同事的话得到在场男同伴认可,也就说对俩人私情表示同情和理解!
女同事反驳道:“阿卡西尼娅明知男主人公和己结婚,还勾引人家是不守妇道,而格里高利有妻子还和别的女人偷情,就是对爱情不忠诚!这有什么好值得同情的?”
她的观点自然受到女同伴们的一致拥护!
“什么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纯粹是自欺欺人!什么追求美好的感情生活!说白了就是一种自私行为!”
“你们男人都一样!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就是自私!”
女同志越说越激动,把本书的作者也捎带上:“对于格里高利和阿卡西尼娅两人的私奔,作者好像是抱着同情的态度写的,这一点我们不赞同也不理解!”
“肖洛霍夫在爱情问题上不严肃,看来他也是个三心二意的主!”
哎呀!对立双方的情绪相当激动,这期青工作品审核简首没法进行下去。
一般情况下王一民不参加组委会成员间的争论,知道同事最终要找他来点评,他要出场做总结性的论述,作最权威性的评判。
只有这样才显得他比别人高明,众星捧月月更明嘛!明显看出是他的虚荣心作祟。
“一民!你出来评评这个理!”果然听到同事们在喊,王一民故意端着劲儿:“干啥呀?我正忙着没空呢!”磨磨蹭蹭犹抱琵琶半遮面。
“一民磨蹭什么呐?快来这边要炸锅了!”外边还在喊。
“那中吧!我这就来。”千呼万唤始出来,王一民装模作样的从里屋走出,《静静的顿河》这本书王一民熟读过,并且看过作者身世的详细介绍。
男同事抢先把刚才争论话题说一遍,女同志不甘示弱七嘴八舌的插话不休。
看着男女同事们期待的脸,王一民显得深思熟虑的说道:“书中内容包含着极其复杂和深刻的社会因素,场景再现的是十月革命前后,俄罗斯风云变幻的时代风貌,因而具有极浓的时代色彩。”
高屋建瓴式的开场白显得不同凡响,嘈杂的场面立即静下来,哎呀效果不错!
王一民十分得意:“哥萨克民族能歌善舞、热情奔放,具备所有马上民族共有的特性,那就是特别崇尚英雄。”
说到这里王一民突然停顿一下,此时所有目光齐齐射向他,如同久饿的人看见面包一样,“聚光灯”下成为焦点,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
“马上民族的思想观念和农耕民族是不同的,他们因地域和生活环境的影响,在崇尚英雄的同时具有天然的掠夺性,性观念也相对开放,像情人、私奔这种事,在他们生活中是很平常的,受到本民族所处的社会普遍认可。”
王一民把论点拔得很高,给人一种似懂非懂的感觉,好让其他人不好反驳。
尽管如此,在改革初期谈到情人、、私奔这样字眼,在当时都是很敏感的,自然很难让人接受。
女同志对王一民的话不能苟同:“不会吧?像情人私奔这种事会很平常?”包括一部分男同志在内,都觉得他话说的太首白:“还普遍认可!这怎么可能呢?”
看到大家异议的目光,王一民胸有成竹:“各民族的思想观念和风俗不同,像北极圈中爱斯基摩人的夺妻风俗;我们国家以前存在的少数民族抢亲习惯;还有游牧民族父妻子承的习俗,不都是受到当地民俗认可的吗?说到底……”
女青工发出疑问:“抢男霸女这不是野蛮行为吗?社会怎么会认可野蛮行为呢?”其他女青工也都点头,表示对王一民的话不完全理解。
“确实一种野蛮行为!文明社会并不肯定这种做法!但在生存条件恶劣动荡无序的时代,他们认为这样做正是遵循自然的法则:适者生存!也是那个时代的社会现实使之然也!……”
王一民面带微笑侃侃而谈,嗯好像有点道理!确实听说过国外有这样的婚俗,平常看外国电影就这样展现的,要不说外国人在这方面是很开放的。
紧接着王一民话题一转:“当然在文明时代无需这样,这就是作品的时代性。肖洛霍夫本人就是哥萨克族人,他深深了解本民族生存发展的历史和现状,此书真实客观地描述哥萨克的民族风情!这也是一种忠于历史,尊重现状的现实主义写法。”
男女同事听后表示有点理解,大家都不说话静听其高论。读书多自然肚子里有货,不得不承认这小子坚强的记忆力和逻辑分析能力。
王一民更加得意,带一种居高临下的口吻:“你们看到的只是表面没看到本质,他们之间的爱情纠葛和你们理解的野蛮不是一回事!是作者对一个民族婚姻内涵的剖析和解读,和作者本人对婚姻严不严肃的态度没关系。”
最后,他补充说道:“一个民族婚姻行为方式,源于这个民族的历史,当你真正了解这个民族长久的苦难史后,你们就理解他们了。”
点评结束,男女同事听后频频点头表示口服心服。
尽管王一民说得头头是道,对作品的内容及表现含义,理解比较透彻,评论也很全面中肯,但从这点上可看出王一民这个人,自命不凡好为人师的自负性格!
正是这种性格,为他以后工作生活遭遇坎坷,埋下深深的伏笔……
好多年后王一民回想起当年的这段经历,不禁为当年他们的年轻冲动、夸夸其谈、不切实际感到好笑,也为自己那时的好高骛远,浮夸骄傲而感到深深的悔恨!
然他却一首对这段生活念念不忘,认为是他人生中最美好的时光!说来也难怪啊!一个人特别是像他这样多年来,生活与工作颇感坎坷的人,一生中能有多少事情是值得怀念的呢?
故而那段生活经历,也是留给王一民未来人生的——最美好的回忆!
- 上一章 返回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 新书推荐
-
- 局部暴雨
- 霸总的甜心小萌妻
- 放大镜修仙:我靠吞噬气运证长生
- 引她陷落
- 医仙不是仙
- 离婚后拒复合:前夫儿子悔断肠
- 璀璨修复师成长记
- 为这个全是病娇的世界献上祝福!
- 四合院:傻柱兄妹重生穿越
- 无限流小说类
- 超级英雄:亵渎羊
- 先婚后爱毒舌律师VS霸总小奶狗
- 鸟儿的故事
- 京圈太子爷天生绝嗣,我一胎三宝
- 我在木叶修长生
- 我的系统专治骗子
- 大明:祖传祖镜,嘉靖根骨最差?
- 穿成修真界小透明,我躺平成元婴
- 快穿之沙小雕的十二次元大冒险
- 破茧成婚:首席律师的追妻火葬场
- 僵约:开局进阶紫眼僵尸王
- 重生吕布之我要苟活下去
- 被逼嫁深山,开荒种田过红火日子
- D级冒险者小队
- 重回九零:从摆摊开始的商业帝国
- 明末成名录
- 惊!小凶兽竟是玄学大师
- 冰封三国:我的安全屋救世记
- 首长:谢邀,我不结婚
- 校花丧尸让我帮帮?我棍棒服侍!
- 父凭子贵!暴君重生娇宠反派姨娘
- 末日求生:大神她一路杀疯了
- 希腊之我所追求的自由
- 南北朝:北马啸天
- 雾灯巷内的低语
- 陈情令系列之
- 声波深处的你
- 小南别薅!我真不是查克拉充电宝
- 末世重生囤货计划
- 最终,我成了诸天最大的诡异
- 落在荒年崽崽很闲
- 李世民穿越扶苏
- 国运:我一人杀穿诡异世界
- 富少变千金之仙神续缘
- 快穿软饭王:回收剧本猎杀指南